最美孔雀城之以绿色生态为底板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文安全力打造雄安新区生态过渡带
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人居质量,构建季相变化、景观丰富、森林环抱的绿色生态圈,文安以廊坊创建高级森林城市为契机,持续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
全力打造雄安新区生态过渡带。
今年以来,文安强力实施廊道绿化、万亩连片秀林、城区扩绿提升、绿美村庄提升、农田林网提升、森林乡镇及节点游园建设、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建设、森林抚育提升等八大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构筑京津绿色屏障、京南生态廊道。
文安黄甫管区何黄甫村村民许广乐说:“我把自家土地流转出去,再腾出手来帮造林大户管理林地,年纯收入5万元左右,比种地效益高多了。”他的话道出了很多文安农民的心声。
许广乐掰着手指头给笔者算了笔帐,今年包地租金平均300元/亩,县里造林政策支持力度大,如果把地包给造林户租金可达500元/亩,这样算下来,把地包给造林户比自己耕田都强。
不完全统计,今年文安财政出资1.5亿元以上用于新防洪圈外拓、世纪大道补贴,大面积片林补贴,村庄绿化补贴和造林绿化启动资金等春季造林绿化工程。
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的同时,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是该县探索土地流转的新模式。他们通过反租倒包、政府租地按市政园林工程标准实施、大户承包等造林机制,实行阶梯补贴政策,激发了全县人民造林热情。
在县林业局造林站站长张秀国的技术指导下,孙氏镇造林大户张策栽植的500余亩苗木已经完成了二次浇灌。这些苗木是与北京金通广慧集团有限公司合作的,成材后雄安新区、国内各大机场、高等院校。
“县林业局技术上大力支持,我们准备每年投资三千万元,打造6个500亩以上的观赏树基地。”张策说,目前基地已经种植1.3万棵法国梧桐、1.7万棵日本樱花、1.2万棵美国红枫和红典,以及200棵可以结果的大银杏树。他们正着手以文安发展生态旅游业为契机,打造以“樱花节”品牌为主的观赏植物基地,力促产业融合发展。
植树造林,三分种、七分管,成活率是关键。为巩固造林成果,该县有针对性地强化护林措施,确保种一棵活一棵、造一片绿一片。
“今年,我们先后邀请市果树站站长、市技术推广站站长、市森防站站长对我县50余名造林大户和技术员就无公害防治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专业培训。”县林业局果树站站长王百千说。
文安还成立专门的管护技术小组,对今春新造树木后期管护进行技术指导、督导,确保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指导造林大户、造林公司进行了剥芽去蘖、新植幼树截干、涂白等,有效提高了树木成活率。4月份以来,他们在全县范围内,对交通要道两侧片林、重要节点、公园、大面积片林等开展了病虫害飞防。
现如今的文安,青树环绕,满城绿意,绿色、生态正成为文安城市发展的主旋律,文安开始依靠雄安丢掉过去闭塞、止步不前的帽子,正阔步向前迈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未来文安会发展的更好。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