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新都孔雀城 用核心枢纽创造美好生活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京津冀协同发展利好不断。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透露,今年环京协同发展将更加突出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一战略核心,持续推进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
作为北京转移产业的重地,地处京南的霸州等城市更是承担着枢纽城市的重任。其中,处于京、津、保三角地带中心的霸州,正因其少有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成为京南区域发展的核心枢纽城市,也是政策落地的“排头兵”。
环京枢纽打“组合拳”
随着京建冀协同发展战略全面提速,相关产业、交通等建设加速落地。
作为环京重要枢纽的霸州市,展现出了其少有的地理位置优势。区域内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道形成了六个“黄金十字交叉”。同时,京霸城际铁路、首都二机场南出口高速、津保高铁、津保高速,将与京沪高速形成三大轴线,构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内三角”。
坐拥两大主轴的霸州理所当然地成为贯通京津、四通八达的重要交通枢纽。便利的交通条件为该市在协同发展中抢占先机提供了先决条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首届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上表示,霸州合理的规划功能承载区,为环京的发展创造出极大的空间。
据悉,霸州以打造首都非核心功能集中承载区为目标定位,加快推进相关城市规划的制定、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和生态环境修复等工作,打出一套协同发展的“组合拳”。
根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环京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霸州市将津保高铁南北总面积144.5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城市规划,全力打造首都非核心功能集中承载区。
同时,霸州凭借处于G45京南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的中心位置,以霸州开发区为核心,整合现有三个省级开发区,采取“一区多园”的方式,申请成立了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自此,霸州充分发挥该地科技研发转化、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发达的比较优势,率先实现联动发展。
新机场带动效应放大
除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带来的区域利好外,北京新机场的建设,对霸州的积极影响将更为直接。
机场主体工程占地多在北京境内,是继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南苑机场(将搬迁)后的第三个客运机场,本期建设四条跑道及一条军民两用跑道(即空军南苑新机场),70万平米航站楼,客机近机位92个,计划于2019年年底建成,在客流达到4500万人次时,建设排名前列卫星厅,使航站楼面积达到82万平方米,客机近机位137个,使其满足7200万人次的设计能力。
2018年7月6日,《北京新机场建设与运营筹备总进度综合管控计划》正式发布,明确北京新机场及其配套工程将在2019年6月30日竣工验收,2019年9月30日投入运营。
打造四大支柱产业
“十三五”是霸州发展历史上重大机遇最为集中的时期。贯通京津、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为霸州市在协同发展中抢占先机提供了先决条件。
根据“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大北京协同发展”的总体要求,霸州市委、市政府明确了霸州市“京南重要交通枢纽、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转型升级引领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区”定位。
霸州市正谋划和争取在中部地区建设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全面承接科技、医疗、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健康养老等功能转移。
霸州将津保高铁南北区域作为城市规划,以温泉度假、高铁商务、中德产业园、综合服务四大支柱产业为基点,全力打造首都非核心功能集中承载区,积极筹划建设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承接绿色高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霸州不仅体现在产业和交通等领域。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