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倒计时!北京新机场建成后紧密服务雄安新区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1月22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排名前列飞”,意味着北京新机场排名前列场校验任务圆满完成。
新机场将于今年6月30日竣工、9月30日前如期通航。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后,将高铁“直连”雄安新区,服务京津冀地区与雄安新区,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至关重要。
正在建设中的京雄城际铁路与新机场的联系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2018年2月28日,雄安排名前列重大交通项目北京至雄安城际铁路正式开工建设。其中,北京城区内李营至北京新机场段将于2019年9月与新机场同步开通使用。
京雄城际铁路是联系雄安新区、北京新机场和北京城区较便捷、高效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可实现30分钟从北京城区到达雄安新区,将为新区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有力支撑。
去年12月1日,北京至雄安新区铁路雄安站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底投入使用。
1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京津冀考察。1月16日,他来到雄安新区,通过大屏幕连线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建设工地现场,向施工人员挥手致意,称赞他们是雄安新区建设的开路先锋,嘱咐他们科学施工、注意安全、确保质量,按期完成任务,并向他们及全国奋战在一线的劳动者们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
一场视频连线后,上万名京雄城际铁路的建设者,劲头更足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18日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了6个方面的要求,其中提出要推动交通一体化。
京津冀地区,全国路网密度较高、交通运输较繁忙的地区之一,但也是发展较不均衡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交通要先行。
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京津冀抱团发展,交通一体化先行”。4年过去,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为现实。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
一系列利好政策助推京津冀三地交通快速发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再次提速。
目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三纵一横”四条跑道已全面贯通,正在进行助航灯光调试;
航站楼屋顶装饰板已铺装完成,停车楼“亮灯计划”也圆满完成;
工作区进出场高架桥全线通车,与机场配套的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五纵两横”主干路网正逐步成形;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通航迎来倒计时,届时,将加速带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接下来,我们来回顾一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发展史。
2014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建设新机场项目。
2014年12月26日,北京新机场工程举行开工典礼。
2015年9月,北京新机场全面动工。
2016年7月民航局发布相关文件,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等天合联盟的全部会员航空公司将搬迁至新机场。
2017年3月16日,北京新机场航站楼混凝土结构封顶。
2018年7月6日,《北京新机场建设与运营筹备总进度综合管控计划》正式发布,明确北京新机场及其配套工程将在2019年6月30日竣工验收,2019年9月30日投入运营。
2018年9月14日,北京新机场名称确定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月,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航基地机库正式封顶。
2019年1月22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迎来“排名前列飞”。
2019年6月30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竣工。
2019年9月30日前通航。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